美术专业单位,包括美院、画院等机构,都应该像博物馆那样,逐渐对公众免费开放,成为公益性教育基地。只有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,增加他们的美术知识,多比较,多鉴赏,才会具有艺术判别能力。
拜师学画就如同投胎,投错了胎,被错误的东西引导,就可能长成畸形儿。
艺术只可培育,不可拔苗助长,也不可养分过度。否则,再有天分的人,艺术之路也可能夭折。
中国美术长足发展的关键是人才,是一批与时代、与世界同步的人才。
艺术拍卖不规范也阻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。艺术拍卖也是有引领性的,因为在普通人眼中,高价艺术品就代表着被认可的东西。事实上,价格不等于价值,价格高的艺术品有可能一文不值。炒作也带给人们浮躁的心理,使大家失去艺术的判断力。
很多画家把职务、岗位作为作品的附加值。这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,却捆绑在一起。结果,大众看到的不是艺术,而是职务。
艺术家们急着加入各种美术专业单位,以便提出自己的主张,办自己的事。这些单位里,领导就像是“山大王”,利用职权和话语权,抬高自己作品的价格;下属就拼命“山寨”、复制。
画家往往具有“山寨”思想:自己会什么就说什么好,会的就拼命复制,复制自己、复制前人、复制国外……再把这些“复制品”投向社会,投向市场,误导群众。
现在,掌握传统艺术的人,固执地认为传统是唯一;掌握现代艺术的人,又固执地认为现代是唯一;搞艺术理论的人,按照自己的主张定标准。总之就是不管人民,各吹各调。
人们的思维都是向前的,不喜欢陈旧的,喜欢更丰富的、更新的事物。这就如同人们不喜欢吃剩饭一样。
引领时代的作品才是人民喜爱的作品,人民喜闻乐见的往往带有前瞻性。
艺术“为人民服务”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,这是艺术家必须去实践、去身体力行的,舍此别无他路。因为艺术来源于人民,也必须回馈于人民。
    继承是必须的,因为继承的意义在于它能服务于创造;创造才是根本,因为创造方可使艺术发展。没有创造的继承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没有实际价值。因此,摒弃艺术上的“山寨”行为和“山大王”心理,是摆在艺术家前面的一道坎,但愿能过这道坎的人多些。
    画家要手一份,口一份。要会画画,画好画,还要会说话,说给劲的话,说雷人的话。话要说得够份,画要画得够份。
永远和别人拧着,这是我的思想,也是我的性格。今天你说白,我就说黑,明天你说黑,我就说白。
在生活中,我想无拘无束,但不容易做到;在艺术中,我不想无拘无束却做不到,我是一个激情型的艺术家。
我不大羡慕别人,不超过别人我就不舒服。有人问我:现在谁画得最好?我说:我!人又问我:未来谁画得最好?我说:我!
别人是用理论来说明、证实、补充自己的作品,而我却是以自己的作品来证实自己的理论。或者说,我要用嘴、而不是用自己的作品来宣传自己的理论。
我画得不好,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有谁比我画得好。
要不断地审视自己,分析自己的成败得失,巩固已有成绩,发展你的未来,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画家。